更多>>学术报告
7月29日杨青报告
报告时间:7月29日 周四 下午1:30 报告地点:物质楼c楼9楼会议室 报告人:之江实验室超级感知研究中心杨青副主任(浙江大学教授) 报告题目: 基于微纳光子的智能感知和成像 报告摘要: 报告将汇报基于微纳光子的智能传感和成像的最近工作。首先,针对大视场快速精密在线检测重要需求和亚细胞动态行为研究难题,从空间频域工程角度提出可调深移频超分辨新机理,使成像的空间带宽积大大超越光学显微系统的带宽积;接着,发展了普适性、集成型的在体和在线超分辨成像新方法;最终,将微纳移频成像用于片上亚细胞结构观察及微小缺陷智能在线检测和在体亚细胞结构的多模态内窥成像,致力于将研究成果用于解决行业问题,实现智能制造和生物医学方面的应用突破,与多家国内外顶级医院深度合作,智能制造检测设备在苹果、华为等供应商单位获得应用好评。 报告人简介: 杨青,女,之江实验室超级感知研究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教育部光子学与技术国际合作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浙江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001年6月毕业于浙江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同年免试提前攻读博士学位,师从杨德仁院士,2006年6月获浙江大学博士学位。之后受聘于浙江大学,2013年12月晋升教授。曾任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剑桥大学访问科学家。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19),中国光学学会“光学科技一等奖”(2018)、光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008)、世界先进材料奖(2017)等奖项和荣誉。 迄今共发表SCI 论文64余篇,SCI 他引2500余次,H 因子29,五篇ESI 高被引。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在SPIE Photonics West 等国际会议作特邀报告30 次。担任中国科学海外版《Science Bulletin》副主编、IEEE spectrum科技纵览编委、《Opt. Commun.》客座编辑和《J. Nanotechnology》编委,Wiley出版社《Advanced Coating Materials》书籍编委;组织承办Conference on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Optics and Photonics(2017 ETOP)、Photonics Asia、第八届全国光学青年学术论坛和西湖光电子论坛等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
- 2021.07.287月29日杨青报告
- 2019.05.145月15日江开军报告
- 2019.05.065月8日Gong Xiao报告
- 2019.04.284月30日张永昌报告
- 2019.04.094月11日刘进报告
更多>>新闻动态
- 2022.03.25我实验室李传锋、许金时、孙凯等实验验证多体系统中量子态可被同时导引的特性
- 2022.03.25我实验室邹长铃等与合作者首次实现芯片集成的冷原子磁光阱系统
- 2022.02.14我实验室任希锋等与合作者首次实现波导模式编码量子逻辑门
- 2022.01.16我实验室李传锋、项国勇等与合作者首次实验实现基于局域操作的最优量子门检验
- 2022.01.14我实验室郭国平、李海欧等与合作者实现硅基半导体自旋量子比特的超快操控
- 2021.12.24我实验室李传锋、黄运锋等实现单离子超分辨成像
- 2021.12.08《钱学森回信》原件捐赠暨“郭光灿光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签约仪式举行
- 2021.11.24我实验室李传锋、柳必恒等与合作者实现高维量子纠缠态的最优检测
更多>>媒体关注
【科学网】首款量子计算机控制系统发布
本源量子测控一体机 本源量子供图 本报讯(记者赵广立)日前,合肥本源量子计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本源量子)发布了我国首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量子计算机控制系统——本源量子测控一体机,该产品能够实现对大型量子芯片的精准测控。 本源量子测控一体机(以下简称本源一体机)最基本的功能是提供量子芯片运行所需的关键信号,同时负责对量子芯片传回信息的处理,并执行对量子计算机程序的编译。本源量子公司董事长、量子测控部总监孔伟成介绍说,本源一体机将主要应用于量子芯片的测试研究与量子计算机的原理搭建等场景,此外还可应用于精密测量和相关基础研究等领域。 “如果说量子芯片是人的‘大脑’,量子软件、应用、语言相当于人的‘血肉之躯’,那么量子计算机控制系统就如人的‘骨干’。”孔伟成说,在当前量子芯片集成发展的阶段,量子计算机控制系统是量子计算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能使量子芯片最大程度发挥其性能优势。 当前,由于我国高端仪器仪表严重依赖进口,量子计算机研发只能使用传统商用仪器设备自行搭建量子计算机控制系统,信号的输出与采集任务只能单独进行。这种方式不仅成本高昂、功能冗余,还存在兼容性差、难以集成等缺点。本源量子团队针对目前最有希望的半导体量子芯片以及超导量子芯片,研制了这套量子计算机控制系统,并将所有量子计算控制系统的功能集成在一台能够完整实现对量子芯片控制的机器内,并命名为“量子测控一体机”。 成立于2017年9月的本源量子是中国第一家量子计算公司,由中科院院士郭光灿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郭国平带领中科大博士团队创立。郭光灿表示,除了量子芯片、控制系统外,要研制一台真正有用的量子计算机所需要的量子元素还很多,距离量子计算机的真正面世还很遥远,但此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量子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研制,是“迈向量子计算机重要的一小步”。 《中国科学报》 (2018-12-12 第4版 综合) 网址: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8/12/341770.shtm?id=341770
- 2018.12.13【科学网】首款量子计算机控制系统发布
- 2018.01.31【科技日报】我首次实现纳米机电系统非近邻模式耦合
- 2018.01.30【成都日报】中美科学家利用石墨烯系统探索量子信息处理新方式
- 2018.01.28【新华网】中美科学家利用石墨烯系统探索量子信息处理新方式
- 2018.01.11【科技日报】“海森堡极限的量子精密测量首次实现
更多>>公告通知
- 劳务派遣岗位招聘启事2023.05.18
- 我实验室量子纠缠网络研究组招聘博士后2021.02.18
- 2017年实验室硕转博答辩通知2017.05.03
- 关于物理学院研究生申报2017年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朱李月华奖学金的通知2017.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