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3年9月25日 星期一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方式
网站首页
欢迎来到: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概况
实验室介绍| 机构设置| 历史沿革| 联系我们
科研体系
固态量子计算研究单元| 量子纠缠网络研究单元| 量子集成光学芯片研究单元| 量子密码与量子器件研究单元| 量子理论研究单元
科研成果
研究进展| 获奖| 论文与专著| 专利
实验室成员
固定成员| 双聘人员| 博士后| 招聘信息
科普中心
郭光灿的量子十问 | 来自量子世界的新技术
党建园地
党建园地
新闻中心| 公告通知| 学术报告| 媒体关注| 友情链接

首页栏目

当前位置:首页>首页栏目> 媒体关注

媒体关注


【证券时报网】郭光灿:量子通信望在两大领域率先突破

发布时间:2016-05-30

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05月23日讯

由中国电子学会主办、ZD至顶网协办的第八届中国云计算大会20日在北京闭幕。量子通信领域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光灿20日在大会上透露,量子通信有望在信息安全和传感领域率先突破。

据中国证券网23日消息,量子密码,即量子信息安全。据介绍,量子信息安全性不靠数学计算的难度,而是靠物理定律,靠量子力学的不确定、不可克隆的基本原理,因而在理论上没法破解,从而比现行安全技术更为可靠。

郭光灿团队在北京、天津、芜湖做过量子密码实验。郭光灿介绍,量子密码稳定性等基本问题都已经解决了。目前,在某些领域,我国已经进行量子安全的产业化实验,技术已经接近于成熟。

不过,由于缺乏量子中继技术,量子安全还只能在一个城市的城域网使用。两个城市之间,还不能用。

郭光灿认为,目前各地正在大力推进智慧城市,量子密码在单个城市应用实现突破,已经开启了一个很大的市场。

我国还有多个量子技术研究团队。各团队选择突破的领域有一定差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等领衔的团队在量子研究中领先。该团队主持的远距离量子通信骨干网“京沪干线”项目将建设连接北京、上海,贯穿济南、合肥等地的千公里级高可信、可扩展、军民融合的城际量子通信网络,预计2016年下半年建成。据介绍,该项目是进行城市间量子安全实验,待量子中继技术突破,量子密码技术就能实现重大突破。

此外,由潘建伟团队牵头组织的中科院战略先导专项“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预计于2016年下半年发射,项目将在国际上率先建成高速的星地量子通信网络。这项技术将探索地空间的保密通信,这是一项技术难度更高的工作,一旦突破意义重大。

此外,郭光灿介绍,传感器利用量子技术,未来五年有望产业化。郭光灿团队用量子传感,做了一个纳米级的显微镜。中科大的杜江峰教授课题组在该领域进展较快。

原文地址:http://kuaixun.stcn.com/2016/0523/1272685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