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3年9月25日 星期一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方式
网站首页
欢迎来到: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概况
实验室介绍| 机构设置| 历史沿革| 联系我们
科研体系
固态量子计算研究单元| 量子纠缠网络研究单元| 量子集成光学芯片研究单元| 量子密码与量子器件研究单元| 量子理论研究单元
科研成果
研究进展| 获奖| 论文与专著| 专利
实验室成员
固定成员| 双聘人员| 博士后| 招聘信息
科普中心
郭光灿的量子十问 | 来自量子世界的新技术
党建园地
党建园地
新闻中心| 公告通知| 学术报告| 媒体关注| 友情链接

首页栏目

当前位置:首页>首页栏目> 媒体关注

媒体关注


【安徽日报】中科大半导体量子芯片开发取得重要进展

发布时间:2016-03-07

本报讯(记者 桂运安)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领导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郭国平研究组在量子芯片开发领域取得一项重要进展,首次在砷化镓半导体量子芯片中成功实现了量子相干特性好、操控速度快、可控性强的电控新型编码量子比特。成果发表在国际权威物理学杂志《物理评论快报》上。


芯片是现代计算机的核心,“量子芯片”则是未来量子计算机的“大脑”。郭国平研究组多年来致力于半导体量子芯片的开发,他们此次利用半导体量子点多电子态轨道的非对称特性,首次在砷化镓半导体系统中实现轨道杂化的新型量子比特,巧妙地将电荷量子比特超快特性与自旋量子比特的长相干特性融为一体,实现“鱼”和“熊掌”的兼得。


实验结果表明,该新型量子比特在超快操控速度方面与电荷量子比特类似,而其量子相干性方面,却比一般电荷编码量子比特提高近十倍。同时,该新型多电子轨道杂化实现量子比特编码和调控的方式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对探索半导体中极性声子和压电效应对量子相干特性的影响提供了新思路。

 

安徽日报2016年3月7日
http://epaper.anhuinews.com/html/ahrb/20160307/article_3416042.shtml